
近来,Temu美国站卖家群体中弥漫着不安的情绪。多位卖家反映,平台突然对大量商品实施“高价限流”的措施,导致店铺流量和销量断崖式下跌。
根据Consumer Edge最新发布的报告,截至4月27日的三周内,美国消费者在Temu上的支出同比增速出现显著下滑,从月初接近50%骤降至月底几乎为零。
行业观察显示,此次变动实为多重因素叠加导致:既受平台规则变动与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即时影响,更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及T86免税政策终止产生的深远影响密不可分。
01、大批Temu卖家遭遇“高价限流”
5月18日,大量半托管卖家发现后台突然被打上“高价限流”的标签。更令卖家措手不及的是,系统随之要求这些被误判的商品进行”腰斩式”降价,部分商品甚至被要求降价幅度超过80%。
有卖家苦笑:“成本5元的产品被要求降至0.2元,这是在逼我们做慈善。”
针对卖家的疑惑,部分类目买手回应称,若卖家无法接受系统建议的降价幅度,则可暂时不予处理。买手解释称,此次一场可能是系统错误抓取了竞品平台的低价数据所致。

Temu平台出现的提示,图源:网络
综合业内分析,不少卖家认为Temu大面积出现高价限流,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:
一是平台比价机制持续收紧。2024年3月Temu推出“申报价高价率”和“高价金额”两项比价指标。新规指出,若卖家的商品价格高于同类竞品,Temu将根据高价率(价格排名倒数5%)或高价金额(价差×销量)对店铺采取限制上新、冻结提现等惩罚。
二是全托管模式回归前的战略调整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平台正通过低价促销活动为全托管业务重启铺路。部分收到上架通知的卖家被明确要求以活动价作为准入门槛,这种“以价换量”的策略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半托管商品的定价体系。
三是Temu系统出现了BUG。多位卖家从买手处获悉,此次异常限流很可能是数据抓取或算法计算出现偏差所致。虽然官方尚未正式回应,但部分商品限流状态自动解除的情况,也从侧面佐证了系统故障的可能性。

买手消息,图源:网络
然而,即使限流解除,许多商品的前端售价仍异常高企。这让不少Temu半托卖家销量下滑。
02、全托管回归背后的销量困局
随着中美关税政策调整,Temu美国站全托管模式开始试探性恢复。但重新上架的卖家们发现,回归的代价异常沉重。
一位3C类目卖家透露,其爆款链接虽获恢复,销量却不足原先的30%。
平台买手明确透露,全托管模式将逐步恢复上架,但商家需要面对两个明显的运营挑战:
首先遭遇的是流量断崖问题。多位卖家反馈,即便是往日的爆款商品,恢复上架后销量也出现大幅萎缩。其中美国站表现尤为惨淡,全托管商品上架率持续走低,而欧洲站则保持相对稳定,贡献了约70%的销售业绩。
其次是严重的价格倒挂现象。重新上架的商品普遍出现前端展示价格异常飙升的情况,多位卖家证实,实际展示价达到申报价的两倍之多。这种异常定价严重影响了转化率。
根据彭博社的调查数据,4月27日至5月4日,Temu的销售额周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约10%。

图源:网络
03、跨境卖家的两难抉择
这场风波暴露出Temu商业模式的内在矛盾。为应对54%的新关税,平台不得不提高售价维持利润,却又担心丧失低价优势。
于是出现诡异现象:一方面通过限流逼迫卖家降价,另一方面却放任前端售价飙升。
业内人士指出,这可能是Temu流量策略调整的阵痛。随着全托管业务逐步恢复,平台需要重新平衡两种模式的资源分配。
数据显示,全托管商品恢复后,平台整体流量池可能缩减至原先的30%,而剩余流量正向低价商品集中,这种结构性变化迫使卖家必须重新审视经营策略。
对于中小卖家而言,现在需要做出关键抉择:是继续押注单一平台,忍受越来越严苛的规则;还是布局多元渠道,构建自主流量体系?
这场由Temu掀起的风暴,或许正是跨境电商行业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洗礼。
最后,虚拟卡Virtual Card是跨境必备工具,是您跨境广告投放的重要支付选择。4399Pay是一家专门提供国际虚拟信用卡的平台,无限开卡且免KYC;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客服TG(@dabai717)进行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