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了庆祝iPhone的20周年,这回苹果真拼命了!
近年来,苹果的创新光环似乎逐渐黯淡。
网友总吐槽的“挤牙膏”还是次要的,真正一针见血的是产品销量上的失败。根据数据显示,去 年第四季度, 苹果手机出货量同比大跌25%。
除了iPhone,苹果其他产品线日子也不太好过,iPad更新频率明显放缓,2024年仅推出一款入门级机型;就连Apple Watch去年营收也下降了14%。

这不,就连苹果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为了让iPhone二十周年不那么无聊,足足准备了5个大招。
根据彭博社 古尔曼最新曝光的2027年产品清单显示,苹果将带来5款划时代的新品。

产品涵盖类型很广泛,从折叠屏iPhone到iPhone 20周年纪念款,从对话式Siri再到AI眼镜、机器人,个个都都代表了目前科技行业内最顶尖的技术产品,看得出来苹果这是真准备大干一场了。
可以这么说,2027年将成为苹果产品史上的重要转折点,不知道这次能不能重新“改变世界”呢?
首款折叠屏iPhone,“o”折痕,真全面屏
首先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 首款折叠屏iPhone,或将命名为iPhone Ultra,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的翻盖式设计。

古尔曼已经确认其将于2026年9月作为iPhone 18系列成员发布,并于2027年推出迭代机型。
同时最近供应商也爆出,这是一款大折叠屏iPhone产品,近期已经送样测试,看样子新机这会应该是稳了。

为啥苹果要拖这么久,主要还是因为它的“强迫症”——接受不了任何折痕。
所以这次苹果就创造了“0折痕”折叠iPhone,根据专利显示,苹果 在柔性屏和铰链缝隙里,设计了一种神秘“聚合物”把屏幕上能看见、能摸到的凹凸不平都填满。
同时iPhone Ultra将采用三星研发的“in-cell 触控”显示面板,让屏幕厚度减少约 19%。

在尺寸上,折叠屏iPhone的内屏尺寸预计为7.76英寸,分辨率高达2713×1920,采用屏下镜头技术。
而外屏则为5.49英寸,挖孔设计,像素密度更是冲上了460ppi。
同时该机展开时的厚度在4.5mm左右,折叠态厚度在9mm-9.5mm之间。

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,新机不管是内还是外,这回做的 都是“真全面屏”,彻底和灵动岛说再见了。
话说屏下镜头不是安卓阵营一直倒腾的技术吗?没想到苹果把它给安到了折叠机上。

又是完全无折痕,又是完整屏幕的沉浸体验,新机上手颜值肯定很高了,看来折叠iPhone熬了这么久,的确做出了差异化。
当然了,大家最关心的应该还有定价,根据爆料来看,新机售价预计冲上2000美元起步,差不多就是人民币一万五左右。

虽说价格属于仁者见仁,但新机如果真这么高的门槛,指望苹果把折叠屏手机品类给彻底带火的希望就有点渺茫了。
顺带一提,苹果在2027年还有望推出一款可折叠的大屏设备,预计是iPad+触控Mac的混合产品,预计生产力会相当可观,就是价格估计也得很“可观”了。

iPhone20周年纪念款,全玻璃围绕机身
接下来就是一款亲民点的产品了,iPhone 20周年纪念款,预计叫做“iPhone Pro”。
这款产品可就不得了,虽然目前细节信息还较为有限,但古尔曼透露,新机采用了 “几乎全玻璃、曲面设计”,并且不会有任何刘海和挖孔。

同样会用屏下镜头设计,让屏幕能实现真正的边到边显示,所以颜值上很值得期待。
话说,这个设计理念和苹果2019年的一项专利很接近,专利描述了一款以玻璃环绕机身,采用循环显示屏的手机。

不仅如此,乔布斯还曾提到过自己理想中的iPhone:是能够像一块“充满魔力的玻璃”的手机,没有其他多余的设计。
而这款全新的iPhone Pro似乎很符合乔布斯的这一定义,如今过了这么多年,苹果终于让这个想法落地了。

如此一来,20周年纪念机型不仅是技术秀肌肉,更是苹果向“奢侈品化”迈进的信号。
若成功,将巩固其在万元机市场的统治力;若失败,则可能加剧大家对苹果“没创新”的质疑。
苹果全新AI眼镜,采用专属的自研芯片
虽说苹果长期布局AR技术,但此次曝光的苹果智能眼镜却走了一条务实路线——专注轻量化与AI基础功能,并且同样将在2027年推出。

从现有的信息来看,苹果的智能眼镜代号为 N50 ,采用专用的自研芯片,产品定位将会和 Meta Ray-Ban眼镜很像,集成摄像头、麦克风、扬声器,并具备环境感知能力。

通过与iPhone的视觉智能系统协同工作,它将承担部分计算任务,相当于于它只是一个调用苹果AI功能的载体。

不过早前有消息称,目前苹果对是否应该为智能眼镜配备照片和视频拍摄功能犹豫不决。
毕竟苹果产品一直以很注重保护隐私,而装上摄像头就很容易侵犯到路人的隐私,谷歌智能眼镜还曾因此遭到了抵制。
而且从长远来看,这样有助于赢得用户的信任。

另一个细节是交互设计。此前CES上一款国产眼镜因需要“翻白眼”查看屏幕遭吐槽,不知道苹果会如何避免类似尴尬。

顺带一提,爆料显示苹果还准备将摄像头和AI功能引入AirPods和Apple Watch,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些摄像头并非用于拍照或视频通话,而是主打“视觉智能”。
举个例子,只需抬起手腕对准一座地标,Apple Watch便能通过摄像头和AI技术提供相关信息或导航指引,算是苹果在可穿戴产品领域的又一次尝试。

全新AI助理,对话式Siri来袭
在AI开发上,苹果作为顶尖的科技公司步伐明显还没跟上,而从最新消息来看,推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Siri助理版本, 将随iOS 20于2027年推出。
同时苹果也会为自家 AI 服务器配备强大的新自研芯片。

古尔曼指出,早前苹果的对话式Siri因技术瓶颈多次延期。
未来和新品一起正式推出后,预计能 深度联动智能眼镜、折叠屏iPhone,实现跨设备语音控制。

看得出来, 苹果试图构建一个以AI为核心的设备生态,通过不同形态的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场景需求。
苹果桌面机器人,采用机械臂和灯光交互
最后就是机器人产品。根据爆料看,苹果的机器人战略还挺特别。
首先它一款桌面机器人,会配备机械臂,类似于把iPad与机械臂结合在一起,能够通过动作和灯光与人互动,预计2027年推出。
早前苹果就推出了一款AI台灯,或许就是在为机器人试水。

苹果的目的显然是想让这款“桌面机器人”成为一个中央智能家居指挥中心。
虽然这个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,但它展现了苹果对”具身智能”开发的创新之处——当语音交互遇到瓶颈时,或许肢体语言更受用。

总结
总的来说,这次古尔曼的爆料描绘了一幅相当激进的产品蓝图,每款产品看起来都能掀起巨大水花。
但苹果也面临着多重挑战,比如折叠屏良率、Siri对话能力等关键指标仍存疑。
还有大众的认可度,在消费降级趋势下 高端定价策略能否被接受?
最重要的是,眼镜、手机等产品需形成体验闭环,而非孤立创新,这对开发能力要求极高。

从以往的经验来看,新时代的领跑者未必会是曾经的行业霸主。
若苹果能突破这些瓶颈,2027年将成为“iPhone 4时刻”再现之年;若再度“划水”、“跳票”,或许未来真要慢慢成为“Others”了。
最后,如果你需要绑定Apple Pay,或者付费支付ChatGPT、Grok、Gemini、Claude等AI工具,可选择开通虚拟信用卡进行付款。4399Pay是一家专门提供国际虚拟信用卡的平台,无限开卡且免KYC;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客服TG(@dabai717)进行了解。